【特色医疗】开拓创新,填补国内心血管介入治疗领域技术空白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龙愉良 发布时间:2024-04-29 11:34

摘要: 中山医院周达新教授及其团队不断紧跟前沿,开拓技术,致力于相关器械及技术的自主创新研发,填补心血管疾病介入领域的技术空白。

心脏瓣膜病是老龄化社会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威胁老年人群享受健康生活的重要因素。介入治疗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等巨大优势,既往该领域多项技术和器械被国外垄断和封锁,发展一度落后于发达国家。中山医院周达新教授及其团队致力于相关器械及技术的自主创新研发,突破了国际封锁,建立多项核心技术的中国标准。


如今,主动脉疾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寿命和社会健康的重要疾病,据统计,主动脉瓣狭窄在85岁以上人群中可达8%,并且患者出现症状后,生存期仅为2-3年。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微创治疗,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远期预后不亚于外科手术等绝对优势。2010年,在葛均波院士带领下,周达新教授团队完成国内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标志我国正式进入心脏瓣膜介入治疗新时代。截至目前,周达新教授及其团队已累计完成相关微创手术近2000台,成为国内经验最丰富的中心之一。


二尖瓣反流是老龄化社会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病,2012年5月26日在葛均波院士带领下,周达新教授及其团队完成亚洲首例导管二尖瓣夹合术,让二尖瓣反流介入治疗首次进入中国。但周达新教授及其团队并未满足,他们立志于研发一款操作更容易、适合中国的器械,解决医疗器械卡脖子的问题,由此诞生了与上海捍宇深度合作的ValveClamp二尖瓣夹合系统,2018年完成全球首例临床植入,2023年9月7日ValveClamp获批上市,成为中国首个获批上市自主研发的二尖瓣介入治疗器械。此外,团队还研发了全球首个上市的自膨胀式肺动脉瓣膜,在中国、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五十余个国家注册上市,帮助全世界数万患者避免再次接受外科手术,重获新生。


周达新教授及其团队还率先开展多种三尖瓣反流介入治疗技术。三尖瓣反流外科手术风险较高,既往重度三尖瓣反流患者仅能通过药物治疗,且效果欠佳。2019年,周达新教授及其团队率先完成亚洲首例异位三尖瓣植入,开启亚洲经导管三尖瓣置换时代。2021年周达新教授及其团队作为主要研究者在国内开展首个经颈静脉三尖瓣置换临床研究,同年,2021年4月21日,团队完成经导管三尖瓣成形装置国内首例临床应用,标志我国使用自主研发器械进行三尖瓣反流介入治疗取得重大进展。


周达新教授及其团队不断紧跟前沿,开拓技术,填补心血管疾病介入领域的技术空白。房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传统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但是封堵后房间隔将难以穿刺,使得患者丧失房间隔这一重要介入治疗通道,为了突破现有技术的瓶颈,周达新教授及其团队主导研发了一种可穿刺房间隔封堵器,可在保证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为后续实施房间隔穿刺保留通道。该新型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目前已经完成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入组,有望在2025年获批上市造福广大的先心病患者。


责任编辑:黄凌燕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